【听新闻】广州:新型研发机构赋能高质量发展

花城FM   2023-08-03 12:19:47

科技如何赋能广州高质量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开创“二次出发”新局面。8月2日,记者探访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和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跟随记者去了解一下。 


广州健康院:海外引进与自主培养人才并举,开拓广州生物医药科研创新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下称广州健康院)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广州市三方共建,于2003年筹建,是中国科学院首个面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与地方共建的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30803120718.jpg

广州健康院的实验室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20年里,广州健康院不断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和自主培养的科技人才,打造高端人才“蓄水池”。高端人才的聚集奠定了广州健康院的前沿创新基因,在国家重大战略攻关任务中担当使命。参与筹建广州实验室,推动广州实验室成功挂牌建设;承建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设施,该设施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生命科学领域设施,将使我国的人类细胞谱系研究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微信图片_202308031207182.jpg

广州健康院的实验室

广州健康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红明表示,研究院在完成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后,开设培训班,将该技术辐射到全国。因此,研究院也成为了干细胞的“黄埔军校”。广州健康院在攻关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同时,还研发多种药物填补国内空白。“其中新型治疗白血病1类新GZD824(商品名:耐力克)打破了中国伴T315I突变耐药CML患者长期无药可医的困境,上市以来销售额1.82亿元。”侯红明表示。

微信图片_202308031207181.jpg

新型治疗白血病药物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健康院员工和学生在广州创办生物医药企业60余家,辐射带动更多的广州市生物医药研发型企业发展,逐步形成广州生物医药领域以科技支撑发展的典型优势。新型研发机构具备强大的科研攻关能力,能为产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同时相关技术与市场契合度非常高,以领域技术优势为抓手,围绕专业领域集聚孵化企业,也是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地,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801家企业,培育上市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10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5家。

黄埔材料院:布局大科学装置,“卡脖子”技术攻关带动产业发展

为了破解航空轮胎和高性能天然橡胶“卡脖子”困境,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提出了仿生合成的解决路径,协同攻关仿生橡胶合成技术等核心技术难题。其中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下称黄埔研究院)承担了航空轮胎动力学大装置建设等核心任务。该院科研人员单承标介绍,黄埔材料院负责将先导专项衍生的先进技术外溢到以民航轮胎、特种工程轮胎和新能源汽车轮胎为代表的高端轮胎产品中,在广州进行产业转化,形成聚集效应。“已完成航空轮胎国产化技术全链条贯通,实现了仿生合成橡胶和数字轮胎软件两项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突破,掌握了41项核心技术。”

微信图片_202308031207185.jpg黄埔材料院成果产品

目前航空轮胎动力学大装置已建成投入使用,该装置可满足航空轮胎、航空轮辋、刹车系统、起落架系统等各种航空部件的测试需求,是攻克航空轮胎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之重器。

微信图片_202308031207184.jpg

黄埔材料院成果产品

目前黄埔材料院已形成航空轮胎动力学中心+芯片化学材料中心+先进材料与器件研发的“1+1+X”成果转化架构。负责扑翼飞行器项目的科研人员张通说,“我院非常重视与企业方的合作,重视研发方向与市场的契合度。通过技术委托、成立联合实验室、合资成立产业化公司等方式,充分贴近产业端需求,推动科技成果从技术-产品-商品的落地转化。”目前,材料院已孵化企业17家,累计获得外部投资超10亿元。

微信图片_202308031207183.jpg

扑翼飞行器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一直是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重心的,重在强化产业技术供给能力。2022年,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承担纵向项目592项,经费5.47亿元,其中国家级147项,省部级218项,累计已形成国家标准172项,建成3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大湾区协同院:引进全球顶尖创新资源,发展颠覆性技术,打造国际一流产业创新策源地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下称大湾区协同院)由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政府、广州高新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同发起设立,围绕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光电、材料等重点领域,构建全球化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

微信图片_202308031207187.jpg

大湾区协同院成果产品

大湾区协同院副院长刘玉峰透露,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已经挂牌运行,致力于构建“科教平台+投资基金+创新园区”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采取“管育接转教”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在广州培育和聚集颠覆性技术、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样板。

微信图片_202308031207188.jpg

大湾区协同院成果产品

大湾区协同院副院长兼首席运营官袁莹介绍,大湾区协同院形成了多种项目发展模式,引进源自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研究成果,自建多学科的工程技术力量接续研发、加速产业化,累计实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35项(其中国际项目占比接近50%),涵盖先进制造、医疗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柔性电子等领域。

截至2022年12月,大湾区协同院累计创办和孵化高科技企业13家,其中有多家企业获得了大额社会融资,得到资本市场认可,“纳米金属透明电极”“活细胞超灵敏超分辨显微镜”等多项具备国际领先或者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微信图片_202308031207186.jpg

大湾区协同院成果产品

广州锚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着眼于“从0到10”的科技创新全过程,从跟随式的逆向创新转向引领式的正向创新,着力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路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必将成为广州“二次创业”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源。


来源:广州新闻资讯广播

编辑:姜波涌

记者:叶嘉怡

通讯员:肖昆华

https://load.gztv.com/filedata/gzbn/product/src/2023/0617/63e3c027b23641ab8ffb0fd0e19380b91381969653907456.png
【听新闻】广州:新型研发机构赋能高质量发展
科技如何赋能广州高质量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开创“二次出发”新局面。
1385297008428800
11
0